針灸作為我國一大醫學瑰寶,大約誕生于新石器時代,歷經幾千年的流傳發展,集眾多醫家經驗,逐漸形成結合中醫的陰陽五行原理與經絡學說于一體的理論體系針灸。針具也從最開始的石針--骨針--竹針--青銅針,發展到現在的金屬針具,通常稱針灸的針具為銀針,但是目前大部分醫院、針灸館均是使用一次性不銹鋼針,這樣的針具具有韌性好、成本相對低,同時一次性使用,安全性高。針灸治療慢性疾病或者神經科疾病具有良好的療效,比如腰、肩、腿、關節慢性疼痛,肌肉拉傷等慢性損傷性疾??;腦中風的偏身肢體障礙、面癱等。
正規的操作針灸通常不會給人體造成嚴重的損害針灸。但是有部分人可能在治療的過程中發生一些不良反應。主要有以下一些:
1、暈針 部分人在饑餓、精神緊張疲勞時,可能會出現惡心、頭暈等情況發生針灸。暈針主要在與預防,針刺之前消除緊張的情緒,不要空腹扎針,醫生在操作過程中要觀察詢問患者有無不適,及時發現,及時處理。
2、針刺部位出血,感染 行針灸治療前,最好是有血常規或者凝血常規的檢查結果,有凝血功能障礙的人是不能扎針灸的,尤其是血友病的患者針灸。做針灸時,要做好消毒,減少感染的機會。
3、傷及內臟 正規醫院的醫生通常對解剖是比較熟悉的,知道針刺穴位處的臟器分布,一般不會發生氣胸、刺傷脊髓的情況針灸。
總之,針灸的療效明確,安全性也是比較高的,但是一定需要選擇有行醫資格的地方進行治療,避免發生一些不必要的風險針灸。
- 上一篇: 長期使用針灸治病有什么危害?
- 下一篇: 針灸逐漸被西方國家接受,對此你有什么看法?
發表評論